跳到主要内容

Reviewbot 开源 | 这些写 Go 代码的小技巧,你都知道吗?

· 阅读需 10 分钟
CarlJi
Coder|Blogger|Engineer|Mentor

Reviewbot 是七牛云开源的一个项目,旨在提供一个自托管的代码审查服务, 方便做 code review/静态检查, 以及自定义工程规范的落地。


自从上了 Reviewbot 之后,我发现有些 lint 错误,还是很容易出现的。比如

dao/files_dao.go:119:2: `if state.Valid() || !start.IsZero() || !end.IsZero()` has complex nested blocks (complexity: 6) (nestif)
cognitive complexity 33 of func (*GitlabProvider).Report is high (> 30) (gocognit)

这两个检查,都是圈复杂度相关。

圈复杂度(Cyclomatic complexity)是由 Thomas McCabe 提出的一种度量代码复杂性的指标,用于计算程序中线性独立路径的数量。它通过统计程序控制流中的判定节点(如 if、for、while、switch、&&、|| 等)来计算。圈复杂度越高,表示代码路径越多,测试和维护的难度也就越大。

圈复杂度高的代码,往往意味着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差,非常容易出 bug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其实就跟人脑处理信息一样,一件事情弯弯曲曲十八绕,当然容易让人晕。

所以从工程实践角度,我们希望代码的圈复杂度不能太高,毕竟绝大部分代码不是一次性的,是需要人来维护的。

那该怎么做呢?

这里我首先推荐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:Early return

Early return - 逻辑展平,减少嵌套

Early return, 也就是提前返回,是我个人认为最简单,日常很多新手同学容易忽视的方法。

举个例子:

func validate(data *Data) error {
if data != nil {
if data.Field != "" {
if checkField(data.Field) {
return nil
}
}
}
return errors.New("invalid data")
}

这段代码的逻辑应该挺简单的,但嵌套层级有点多,如果以后再复杂一点,就容易出错。

这种情况就可以使用 early return 模式改写,把这个嵌套展平:

func validate(data *Data) error {
if data == nil {
return errors.New("data is nil")
}
if data.Field == "" {
return errors.New("field is empty")
}
if !checkField(data.Field) {
return errors.New("field validation failed")
}
return nil
}

是不是清晰很多,看着舒服多了?

记住这里的诀窍:如果你觉得顺向思维写出的代码有点绕,且嵌套过多的话,就可以考虑使用 early return 来反向展平。

当然,严格意义上讲,early return 只能算是一种小技巧。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代码,最重要的还是理解 分层、组合、单一职责、高内聚低耦合、SOLID 原则等 这些核心设计理念 和 设计模式了。

Functional Options 模式 - 参数解耦

来看一个场景: 方法参数很多,怎么办?

比如这种:

func (s *Service) DoSomething(ctx context.Context, a, b, c, d int) error {
// ...
}

有一堆参数,而且还是同类型的。如果在调用时,一不小心写错了参数位置,就很麻烦,因为编译器并不能检查出来。

当然,即使不是同类型的,参数多了可能看着也不舒服。

怎么解决?

这种情况,可以选择将参数封装成一个结构体,这样在使用时就会方便很多。封装成结构体后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以后增删参数时(结构体的属性),方法签名不需要修改。避免了以前需要改方法签名时,调用方也需要跟着到处改的麻烦。

不过,在 Go 语言中,还有一种更优雅的解决方案,那就是Functional Options 模式

不管是 Rob Pike 还是 Dave Cheney 以及 uber 的 go guides 中都有专门的推荐。

这种模式,本质上就是利用了闭包的特性,将参数封装成一个匿名函数,有诸多妙用。

Reviewbot 自身的代码中,就有相关的使用场景(https://github.com/qiniu/reviewbot/blob/c354fde07c5d8e4a51ddc8d763a2fac53c3e13f6/internal/lint/providergithub.go#L263),比如:

// GithubProviderOption allows customizing the provider creation.
type GithubProviderOption func(*GithubProvider)
func NewGithubProvider(ctx context.Context, githubClient *github.Client, pullRequestEvent github.PullRequestEvent, options ...GithubProviderOption) (*GithubProvider, error) {
// ...
for _, option := range options {
option(p)
}
// ...
if p.PullRequestChangedFiles == nil {
// call github api to get changed files
}
// ...
}

这里的 options 就是 functional options 模式,可以灵活地传入不同的参数。

当时之所以选择这种写法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方便单测书写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看上述代码能知道,它需要调用 github api 去获取 changed files, 这种实际依赖外部的场景,在单测时就很麻烦。但是,我们用了 functional options 模式之后,就可以通过 p.PullRequestChangedFiles 是否为 nil 这个条件,灵活的绕过这个问题。

Functional Options 模式的优点还有很多,总结来讲(from dave.cheney):

  • Functional options let you write APIs that can grow over time.
  • They enable the default use case to be the simplest.
  • They provide meaningful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.
  • Finally they give you access to the entire power of the language to initialize complex values.

现在大模型相关的代码,能看到很多 functional options 的影子。比如 https://github.com/tmc/langchaingo/blob/238d1c713de3ca983e8f6066af6b9080c9b0e088/llms/ollama/options.go#L25

type Option func(*options)
// WithModel Set the model to use.
func WithModel(model string) Option {
return func(opts *options) {
opts.model = model
}
}
// WithFormat Sets the Ollama output format (currently Ollama only supports "json").
func WithFormat(format string) Option {
// ...
}
// If not set, the model will stay loaded for 5 minutes by default
func WithKeepAlive(keepAlive string) Option {
// ...
}

所以建议大家在日常写代码时,也多有意识的尝试下。

善用 Builder 模式/策略模式/工厂模式,消弭复杂 if-else

Reviewbot 目前已支持两种 provider(github 和 gitlab),以后可能还会支持更多。

而因为不同的 Provider 其鉴权方式还可能不一样,比如:

  • github 目前支持 Github APP 和 Personal Access Token 两种方式
  • gitlab 目前仅支持 Personal Access Token 方式

当然,还有 OAuth2 方式,后面 reviewbot 也也会考虑支持。

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,比如在 clone 代码时,该使用哪种方式?代码该怎么写?使用 token 的话,还有个 token 过期/刷新的问题,等等。

如果使用 if-else 模式来实现,代码就会变得很复杂,可读性较差。类似这种:

if provider == "github" {
// 使用 Github APP 方式
if githubClient.AppID != "" && githubClient.AppPrivateKey != "" {
// 使用 Github APP 方式
// 可能需要调用 github api 获取 token
} else if githubClient.PersonalAccessToken != "" {
// 使用 Personal Access Token 方式
// 可能需要调用 github api 获取 token
} else {
return err
}
} else if provider == "gitlab" {
// 使用 Personal Access Token 方式
if gitlabClient.PersonalAccessToken != "" {
// 使用 Personal Access Token 方式
// 可能需要调用 gitlab api 获取 token
} else {
return errors.New("gitlab personal access token is required")
}
}

但现在 Reviewbot 的代码中,相关代码仅两行:

func (s *Server) handleSingleRef(ctx context.Context, ref config.Refs, org, repo string, platform config.Platform, installationID int64, num int, provider lint.Provider) error {
// ...
gb := s.newGitConfigBuilder(ref.Org, ref.Repo, platform, installationID, provider)
if err := gb.configureGitAuth(&opt); err != nil {
return fmt.Errorf("failed to configure git auth: %w", err)
}
// ...
}

怎么做到的呢?

其实是使用了 builder 模式,将 git 的配置和创建过程封装成一个 builder,然后根据不同的 provider 选择不同的 builder,从而消弭了复杂的 if-else 逻辑。

当然内部细节还很多,不过核心思想都是将复杂的逻辑封装起来,在主交互逻辑中,只暴露简单的使用接口,这样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就会大大提高。

最后

到底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代码呢?这可能是很多有追求的工程师,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
在我看来,可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。不过呢,知道一些技巧,并能在实战中灵活运用,总归是好的。

你说是吧?